謝智謀

獨處是生命中的一種學習,也是一種成長,每每帶著學生戶外教學時,總喜歡試著尋找到一個屬於自我的空間與時間,單獨的面對自然,面對自己,面對造物主,那是一種享受,也是生命的一種沉澱。學休閒的人,需要實踐出真正休閒的真諦,需要的是更用心生活。與其說休閒的人,不如說會不斷的去思索生命價值、意義、幸福感的生活方式。

不要被世間的名和利迷惑,也不需要被權力所吸引,畢竟那些都是短暫的,都是會失去的。在永恆的國度中,那些就像是天上的雲,風一吹就散開不見了。

我總要定睛在真理上,我就能了解造物主的心意,我就深知我的人生會行在一個偉大的計劃中。
常常帶領學生到不同的地方上課,與他們共同學習與成長,看到的不只是他們專業能力的提昇,更是這一群寶貝生命的改變。帶他們一起上山下海,一起辦活動,一起服務,與他們一起哭泣,一起歡笑。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如要細細說來,那將是一本絲絲入扣,感人心弦的文學名著喔!我很感恩,能有機會與這一群寶貝一同成長,雖然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在他們身上,但是愛與關懷不是一個生命中最重要的生命意義嗎?

桌上擺著他送我的一條項鍊,一個青少年展露他獨特身分的象徵。那天,要分離時,他送給我,他要我把它戴上,並嚷著暑假見面時,一定要看到它。他把他心愛的東西送給我,只因他信任我,整個行程中從頭到尾他都請我幫他確保; 也因為我讓他拔我頭上的白髮。

他是與他弟弟一起來參加我們的體驗教育營會的。半年前兄弟倆一起住進庇護機構,問他們父母在哪裡,他們說不知道,可能在桃園吧。我不想再追問了,因為沒時間處理這麼深入的問題。索性摟著他的肩膀,爲他加油。

總覺得弟弟常帶著一份憂愁,似乎想要逃避甚麼。而哥哥總在言行舉止之間,流露出對弟弟的關心與疼愛。在过高空獨木橋時,弟弟很害怕,哥哥就一直為他加油,叫他要勇敢,營會結束時,我感覺到一種不捨。他們似乎要彼此扶持走他們未來的道路了,因為他們的父母,不知道在何方。而他們的年紀,一個高一,一個才小六。

過高空獨木橋時,看得出來,其實哥哥開始一直也很害怕、很擔心,也有點膽怯,但是,他卻與弟弟弟第一組上去。我知道,他是要證明自己的堅強,果真他做到了。他不僅僅走完,而且還一路鼓勵弟弟。下來時,我趨前與他聊聊,他說其實不如想像中的恐怖。我知道他又克服了一些困難。平台跳躍他也做了,而且表現得很棒、很有自信,我知道他有了進一步的突破。

活動後,大家分享心得。哥哥坐在後方的一棵樹旁,沉默不語。雖然參加的孩子們彼此分享了很多別人的優點,但他却一直没有說話。

我知道,離別對他而言是一種感傷,是一種痛苦,因為他們上一次與父母離別的場面應該是哀傷與內心的撕裂吧。

而我的年齡與他們父母相當,這兩次的相處後,這樣的感情友情的割捨更是不容易,尤其是對一個16歲的孩子。所以,他只好用沉默、用封閉自己的情感來面對。哥哥,我能了解,我真能了解。

臨走前,他取下脖子上的項鍊。一條酷酷的項鍊,一條不像是41歲男人可以戴的項鍊。然後,說:“送給你!”
我知道他信任我,他把我看做朋友。
我抱住他說,要好好準備考試,我
暑假帶你去划獨木舟。
然後,我想他說,“謝謝!”
然後,我便把項鍊戴在脖子上。
雖然與我的年齡不是很協調,但,
那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