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華

一個週五的晚上,兒子們從每週一次的青少年小組活動回來,一臉興奮地告訴我,他們看了電影《拯救生命》(To Save a Life)。拯救生命?!我一下子來了精神,這是一個關於什麼的故事? 是關於生命,還是關於拯救?兒子笑著看我一眼,然後說,當然是既關於拯救也關於生命,不然怎麼叫拯救生命?那是誰拯救了誰的生命呢?我又追問。兒子想 了想說,這個很難說見我一副你們看沒看懂啊的表情,十四歲的大兒子聳聳肩,十歲的小兒子攤攤手:真的很難說,你要是實在想知道,最好自己去看看!
看看就看看!第二個星期六我陪著朋友的三個青少年孩子看了這部電影。發現電影的情節本身並 不曲折,故事情節也沒有停留在一般青少年們對肉 體的情慾那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探究上。場景和攝 影也完全不像萊塢大片那樣鋪張到讓人眼目的情 欲舒展到極致。但是,電影卻處處揭示了人性中更 加根深蒂固的一種東西,自以為是的人們寫在臉 上和身上的那種今生的驕傲。其實,電影貫穿始終 都只是在探究一種東西,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就 是關係。

一個孤獨的高中生,黑人青少年羅傑,在受夠 了處處被排擠的高中生活以後,臨畢業那年在學校 教學樓熱熱鬧鬧的走廊里當眾吞槍自殺,想用自己 的死亡來警醒他的同學。但是,可悲的是,絕大多 數的同學都在這之前甚至之後,都不知道他究竟是 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自殺。因為他之於他們, 一直都反光,或者說只是空氣,甚至是垃圾桶。羅 傑最後這絕望的努力真正震動到的只有一個男生, 他小時候的玩伴,白人孩子傑克。如今全校人氣最 旺的籃球明星傑克曾經是羅傑最好的朋友。六年級 時,羅傑曾救傑克於車輪底下,並因此輕度致殘。 到了高中的時候,他的瘸腿卻使他處處遭人嫌棄排 擠。傑克也為了保住自己的人氣而與他漸行漸遠。 羅傑的自殺把一個令人絕望的問題擺在了傑克 的面前,有的人在party上大受歡迎,有的人則被拒 之門外,有的人似乎擁有生活中別人期盼的一切, 有的人因為得不到這一切而輕視生命。然而,這一 切到底有什麼意義?

內心充滿愧疚的傑克為了追尋這個問題的答 案,不顧同學的嘲笑來到了年輕牧師克里斯的青少 年活動小組。在那裡他看到教堂大牧師那偷偷吸毒 的兒子被父親拎著耳朵進來,還有幾個在學校裡偷 偷吸毒的同學也翻著白眼坐在後排。最令他失望的 是,那些在這裡貌似很活躍的青少年也只不過是在 自畫的圈子中做些自娛自樂的惡俗遊戲,或者用驕 傲的目光論斷別人。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此時此 刻,傑克發現,自己在青少年Pa rty上喝酒做樂時從 心底冒出來的這個問題再一次浮出腦際,壓也壓不 住。忍無可忍之下,他起身無情地指出了教堂裡這 些人自己所沒有意識到的虛偽和空虛,讓他們低頭 反思並且有所行動。

可以說, 傑克之於這個圈子的人, 包括年輕 牧師克里斯,是一個警醒,也是一個祝福。從此以 後,在學校裡,傑克開始與青年小組的孩子們一起 致力於幫助學校中被遺棄的那一群social outcast。為 此,他失去了原本在學校裡叱吒風雲的人氣,原來 那群酷哥們儿此刻對他竭盡百般之嘲笑。友誼就這麼 輕易地被當眾摔個支離破碎。

與此同時,生活中另一段關係又把又一個難題扔 到了他的面前。他對於人生意義的追尋,使他和女朋 友愛美之間產生了很大的鴻溝。更糟糕的是,愛美懷 孕了,而且還被人惡意曝光在全校同學面前。夢寐以 求的大學獎學金眼看要泡湯,一個完全陌生令人畏懼 的生活圖景展示在眼前。

驚慌失措的傑克轉身想向父母尋求解救,卻發現 人到中年的父母正自顧不暇,掙扎在自己的難題面前 外遇和離婚。

到此為止, 對他來說, 人間所有層面上的關 系友誼、愛情、親子,統統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這可不可以說是人的 盡頭呢?

在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我腦袋的各個角落不斷 有各樣的問題冒出,而到了這個時候,拯救生命的主 題已經毫無遮掩地凸現出來。然而,究竟是誰要拯救 誰的生命?又是怎樣地去拯救?這是在所有其它問題 上四處翻滾的最尖銳刺耳的一個。

當一切關係都面臨崩潰的時候,人不得不去思考 一個根本的問題:凌駕於人間所有關係之上,是不是 還有一個至高無上的關係存在?這個關係的健康與否 是不是直接決定著人間其它一切的關係?當教堂大牧 師在吸毒撒謊挑撥是非的兒子的鼓動下,義正詞嚴地 要求克里斯把未婚先孕品行不端的傑克驅逐出青年小 組時,年輕的牧師告訴大牧師,傑克是他們青年小組 中出現的最美好的東西。至此,教堂院牆內的空虛和 虛偽也都暴露無遺。電影把人間所有關係的脆弱和虛 空統統揭露了出來。青年牧師克里斯內心的悔改和他 與傑克的互相扶持讓他們仰頭望天,並終於在全能的 造物主面前交出了今生的驕傲,也讓教堂的大牧師低 頭反省。

當傑克正本清源捋清了生命中至關重要的關係 以後,他生命中所有瀕於崩潰的關係就都有了定盤 星。事實上,他仍然必鬚麵對這些關係中原有的一切 問 題 , 並 做 出 選 擇 。一如當年伊甸園中亞當和夏娃 選擇是聽那蛇的誘惑還是造物主的教誨一樣,我們都 必鬚麵對問題,並作出選擇。當 人 在 生 命 中 至 高 無 上的那個關係中有一種平靜安穩願意信靠的信心的 時候,他就能夠在面對問題不得不選擇時,知道到哪 裡去支取智慧和力量。為了洗清學校中的另一個 羅傑約翰尼的罪名,傑克冒了自己被學校開除 的危險。為了面對自己和愛美肚裡孩子的問題,他願 意放棄夢寐以求的大學獎學金,並且做出最大的努 力。與此同時,傑克用羅傑的博客向與羅傑同樣受到 排擠歧視的一群網友發出了熱忱邀請,努力幫助這些 social outcast.

每一次的選擇後面緊隨的是一籮筐的責任,選擇 就意味著必須對那隨之而來的一籮筐責任照單全收。 對於亞當的子孫來說,不斷作出選擇並面對責任的過 程不就是不斷成長的過程嗎?

當傑克最後把大牧師那走上邪路的兒子背後的 所作所為全部曝光的時候,電影拯救生命的主題才在 更深遠的意義上凸現出來。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需 要被拯救,沉迷於虛浮人氣中的golden boy、吸毒喝 酒的青少年、被遺棄在社交圈外的social outcast、對 別人生命漠不關心的中學生、十幾歲的懷孕女孩愛美 和她肚子裡的嬰兒、人到中年陷於肉體的情慾難以自 拔的中年男人、人到中年而被丈夫背叛傷心痛苦的中 年女人、積極參與青少年小組活動自以為生命充實的 高中生、致力於青少年輔導工作而開始自畫圈子的年 輕牧師、自以為義而生命枯竭的教堂大牧師、舉目望 去大街上行色匆匆面帶浮躁的每一個人、還有你和 我有哪一個不是那需要被拯救的生命?在這一場 曠世的拯救中,你我又願意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如果沒有十架上溫柔俯視的那一位,人間一切層 面上的掙扎都無異於從虎穴往狼窩或蛇坑逃跑。毫無 意義,毫無盼望。

我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我們得力在乎平靜安 穩,那古老的智慧如是說。

郭愛華
2010年12月
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