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泰然&沈美珍
我們學會了解什麼是配偶的需要,進而願意改變自己去體貼對方的需要。改變帶來更新,讓我們夫妻在愛中跨越、突破了彼此從原生家庭帶來的觀念與習慣。我們原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卻因「愛的婚約」,竟能坦誠相見、患難與共,攜手邁入第二十個年頭,不由得大呼奇妙與滿懷感恩!
相異又相融的伴侶說到我們夫妻之間的差異,簡直有天壤之別,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可看出我們是多麼的不同:處事風格— 泰然是考慮再三、講求周全的「完美派」;美珍則是講求效率、力行新速實簡的「務實派」。喜好—泰然最愛悠閒的看場電影、喝杯咖啡;而美珍最討厭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喜歡在家裡敲敲打打,修這個動那個,泰然對此則興趣缺缺。個性—泰然浪漫如蝴蝶,常設身處地為人設想;美珍卻實際如水牛,雍容大度、尊重每個人的空間與立場。 ……總之,想然而,我們卻是最好的朋友,從戀愛時的相識相知到婚後的相親相愛,如今我們仍經常徹夜長談。在跟朋友交談或管教孩子的事上,夫妻倆常常脫口而出同樣的話語,語氣、表情往往一模一樣,驚訝之餘,也為彼此心有靈犀而莞爾。此外,我們也是最好的工作夥伴,多年來在工作上雖然偶有理念不同、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但事後總能尊重彼此的見解,繼續有美好的搭配與合作。就算發生衝突,我們也會勇於表白;當無法溝通的時候,美珍喜歡在深夜振筆疾書,以文字表達自己的嚴正抗議與不被了解的感受,即便因此流淚或吶喊我真是苦啊!在經過兩人深切溝通之後,反而能更加彼此體諒、相互接納。還有,我們更是最好的情人,雖然已有了三個孩子,但激情依舊,不曾因孩子成長的各樣狀況而分床,更別說是夫妻分房了!
文| 張泰然&沈美珍(婚姻輔導工作者)
婚姻是一生的堅持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婚姻生活絕非像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樣地理想浪漫。過程當中有許多的心路歷程,可以進一步的分享:首先,愛是一生的堅持,也是意志力的抉擇。在我們彼此說出:「我願意!」的那一刻開始,愛就不再是憑感覺,而是一種永不放棄的堅持。 「無論你(妳)如何?我都愛你(妳)。」那是一種「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委身。
其次, 對彼此的關係長存「神聖的不滿足感」。夫妻關係總有高低起伏,就算是恩愛夫妻,也需要不斷的更新與成長。不滿足感帶給我們學習、創新與突破的動力。要用對方所需要的來愛他(她),雖不容易,但是可以學習。美珍由於成長的背景,向來認為愛是行動,不習慣以言語表達,因此泰然等了八年,才聽到美珍說出一句「我愛你」;泰然因為出生在君子遠庖廚的家庭,美珍也等了八年,泰然才開始主動做家事。我們在尋求成長的過程中,透過《愛之語──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中國主日學協會出版),學會了解什麼是配偶的需要,進而願意改變自己去體貼對方的需要。改變帶來更新,讓我們夫妻在愛中跨越、突破了彼此從原生家庭而來相異的觀念與習慣。
感念共度人生風浪
再來,是要常惜福,彼此感激。十四年來,我們夫妻一起度過許多人生的風浪--泰然因意外險些喪命的驚險;美珍產後大出血的危急;泰然的父親突然過世的哀傷;老二從安胎到早產的折騰;老三出生後,有生命危險和碩大的血管瘤,尋醫求診莫衷一是等種種過程。每一個經歷在人生中都是那麼的深刻,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患難與共,誰也不能取代我們共同經歷的角色與甘苦。每當我們回想,總是充滿了感恩與對彼此的感激。時下很多夫妻忽視了「生命共同體」的可貴,因一時的衝動或第三者的介入就輕言離婚,而忘記夫妻之間的共同經歷,是別人無法取代的!在此要透露, 我們夫妻有一件事是一樣的。「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那就是我們擁有共同的信仰,每每在我們走不下去的時候,愛我們的神會適時的拉我們一把。也因為神對我們永不放棄,我們就可以向祂支取力量,重新得力。
在美珍四十歲生日時,我們夫妻相約共度下個四十年,彼此勉勵同心同行、相愛到白首。正如聖經上雅歌所說的:「求你將我放在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愛情,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