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毅 : 領導者是一個影響他人以完成不尋常事功的人

璀尼西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在《璀尼西電子季刊》的首刊中刊登了《專訪孔毅》之一,反響熱烈,本期繼續刊出專訪之二。

首刊就追求卓越的主題,專訪了在通訊及半導體行業享有盛譽、且有三十年企業領導經驗的孔毅先生。孔先生卓越的領導有著豐碩的成果。孔先生在1995-2002年間,擔任Motorola通訊手機部亞洲總裁時,帶領團隊在中國及台灣市場上贏得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領導地位。該業務收益也從2億美元提升到40億美元。

孔先生目前經營上海毅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E28 limited,從事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研發設計業務。
孔先生也是璀尼西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董事,樂意從事“影響那有影響力的人”的使命工作,藉此竭力栽培中國年輕一代的精英和創業者,使之成為時代接班人。

璀尼西季刊主編郭愛華(以下簡稱郭):
孔先生, 如果可以選擇,您喜歡跟什麼樣的人合作?換句話說,年輕人應當追求什麼樣的品德,才能使自己的職場生涯比較順利?什麼是他們最重要的品質?

孔毅(以下簡稱“孔”):年輕人最好能了解自己。個人應該怎樣做選擇?這有個策略問題。我們相信上帝造我們,每人都不同。一個幸福的人是能夠做符合自己才幹的工作,會做得事半功倍。我的建議是,不要爭著去做第一,而是要執著去做唯一。從幼兒園開始,我們的教育就是什麼都要第一,什麼學校都要重點,都要第一。過去中國社會出路只有一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現在的社會是多元化的豐富的社會。人生的發展並不只有一條路。什麼叫天才?天才就是完全發揮出潛能來的人,做好你擅長的。不是要去做第一,而是做他該做唯一的事。要認知自己的惟一性,知道自己的目的。對於企業來說來,幾個核心專家作對幾件事就會有一個成功企業。所以,不要去求完美,要去專門做你做得好的事情。什麼是你該做的?就是你覺得得心應手的事。作這件事情,你就能比別人強。
郭:那怎麼找到這件你想做的事呢?

孔:什麼是你的嗜好?你最有興趣的休閒活動?什麼是你最好的功課?越冷門越好!做什麼事情你會精力充沛興高采烈?那就是你該做的事。當然不要去做壞事!
做這件事之前,要問的問題是,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我能做出什麼特色?我們每人有什麼能力,99件事有1件你做得跟別人不一樣,且做得好,人生就會有滋有味,就覺得有價值。如今是一個行行出狀元的時代,活出真我,追逐夢想,不要限制自己。

郭: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後,離能夠做好這件事還有很大的距離吧?

孔:是的,所以,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至關重要。學習一定要有智慧,要做智慧的學習者。

郭:怎樣才能做智慧的學習者呢?

孔:這牽涉到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我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啟發學生自我學習的動力及能力,使他們能夠終身學習。

郭:終身學習?您能再詳細地闡述一下嗎?

孔:好。終身學習包括幾個方面,我簡單說一下。首先是學習步驟,這有5個進階:獲取知識(knowledge),學會技巧(skills),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改變自己(change),充實人生(enrichment)。然後是學習方法,可以通過書本和教學去學習前人的智慧(wisdom), 也可以通過結交益友(friends)來學習,最後,是必須在人生的挫折(trials)中學習功課。關於學習,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習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這個要明確。學習,首先是要建立獨立思考能力,能夠 thinkcritically。第二是培養直覺判斷能力,能夠judge intuitively。第三是培養宏觀思維能力(big picture grasping)。第四是培養跨越領域的能力,也就是能夠cross disciplines.

郭:這每一步都可以講幾課啊!您有這樣的培訓課嗎?

孔:有的,我們有一個系列講座就叫做“智慧的學習者”。

郭:哦,那真是非常值得聽的講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學習的智慧。好,那我們前面重點在談企業家、領導者在工作方面的一些問題,您覺得生活中,一個領導者的生活中,家庭的分量應該佔多少?能不能分享一下,在工作之外您都做些什麼事?另外,對於職場上和企業界的忙人來說,有關家庭,您有什麼忠告?

孔:我相信,一個事業成功或者在事業上花很多時間的人,通常在家庭上花的時間總會少一點的,總會有一定虧欠。我個人覺得,你在家庭上花的時間要看質量,也就是quality time.
這個質量呢,首先,要從接受者的角度來看,接受者覺得有質量才算有質量。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要安排好優先次序,去做那些對接受者來說最為重要的事情。
比如說,孩子彈鋼琴的事。他平常練習重要不重要?重要!他上台表演重要不重要?重要!但是從他的角度來說,他更願意你什麼時候在場?

郭:表演或者得獎的時候在場!

孔:對,所以這種特殊場合你就要盡量在場,而不一定是天天陪他練習。再比如說太太吧,她不見得需要你陪她一起去買菜,但是你得在她真正需要你或者在她感覺不安全的時候在她的身邊。剛才說的是第一點,要從接受者的角度看事情來決定先後次序。第二點就是 關於你自己的了,你自己的態度很重要。你既然了解了什麼是重要事件,需要quality time, 那你就也需要把高質量的時間放進去,不要心不在焉。如果人家在比賽,你去了,但是你百分之六十的時間在電話上,就不是高質量了。你要全神貫注,做到timeless and tireless,就是說這種時候他們需要多少時間,你就有多少時間。而且你不能在那兒打瞌睡,只要他們還沒有累,你就不能累。無論如何,我都希望能夠給我的家人更多的時間,但同時我也知道,如果我把時間全部花在家裡的話,事業也就很難做得很出色。所以,重要的是,高質量的時間和一個好的態度。

郭:一個追求卓越的企業家總是有一種社會使命感,那在工作和社會責任之間您是怎樣協調的呢?

孔:這個其實不是一個平衡和協調的問題,而是一個融合的問題。企業家做企業其實是和他的社會使命跟工作相結合的。怎麼來看呢?一個健康的辦企業的觀念是,我看到一個有意義的值得去做的事情,然後我去做。那什麼是值得去做的事情?就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什麼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呢?這就跟我的工作觀相關了。上帝創造人,不但給了我們工作的能力,也給了我們需求。他除了通過各種渠道滿足人類的需求之外,也要人藉著工作的能力滿足彼此的需求。世界上所有合法的工作都是為滿足人類合法的需求而起的。人的合法需求有四個方面:情感上的需求(emotional needs),靈性上的需求(spiritual needs),智識上的需求(intellectualneeds)和身體上的需求(physical needs)。世界上的每個工作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這個四方面的需求。上帝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學家,他如果不給人這些需求,就沒有這個市場,不給能力,就無法這些滿足這些需求。上帝創造了天地萬物,也創造了所有自然法則,以及人文事物的規律性,所以他是學術的源頭。他創造的規律性給了人工作的機會。他也是一切資源的源頭,因為所有的資源都是有價位的,使用者按照所使用的量和頻率付費。作為一個企業家,把企業做得紅紅火火,就是在為社會做貢獻,做好企業就是在完成你作為企業家的社會使命。什麼是企業?超過一個人以上的公司就是企業。一個公司為什麼要有第二個人?你發現跟人合作的成本超過了你自己找一個人來做的時候,你就會去找人,就會成立一個企業。企業其實就是公司將外包業務搬回公司內部來做。常常是一個擁有資金的人,碰到一個擁有技術的人,又碰到一個擁有土地的人,遇到一個擁有想法的人,就組成了一個企業。事情其實很簡單。世界上不多你一個企業,你存在就一定要創造價值,對員工,投資者等等創造價值。企業價值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盈餘。公司有越多盈餘就代表它越有價值,就越代表它滿足了需求,代表人們認可它的社會價值。所以這是一個融合,而不是一個平衡的問題,工作本身就是值得做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作企業而不談掙錢,是假冒偽善,企業是以利己之心作利他之行。一個企業如果不能賺錢,是可羞恥的事,因為你不被認可,沒有創造社會價值。這與慈善機構不同。企業家可以去把作企業賺的錢去做慈善,但不能把企業和慈善機構混作一談。但是話說回來,也不能像華爾街所做的一樣,把股東利益最大化,那是不對的。因為這個,才引起金融風暴。在符合企業倫理的前提下,越多盈利就越有社會價值。一定要對相關的人負責,不能因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而犧牲掉別人。真正能產生企業盈利的不是靠摳門,而是靠創新,靠提高產品價值,客戶願意付錢,才能有盈利。我希望能夠打破一些看法,有些人認為賺錢不對。我認為,作企業就是要盈利,要在符合企業倫理的情況下盈利。

郭:最後一個問題,您打算什麼時候退休?為什麼?

孔:這要看怎麼定義退休了,是不做正事,專門休閒玩樂,還是從成功的路線上撤回來,開始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從生命意義的角度講,沒有完全的退休。
很多人認為,我辛苦一生,死前要享樂一把。

這個想法正確嗎?
日本企業策略家大前研一有一篇文章,他是日本企業界最有名的策略家。他一生遇到過1000位以上企業家。每人都夢想到一定年齡可以退休, 無非是因為出去旅行或者打球的感覺很好,就想退休以後去盡情享受自己所要的。他後來追踪發現,沒有一個最後這樣去退休。有的早死,有的不想退,想繼續工作。

很多退了以後,覺得自己夢想的那種休閒,其實沒有那麼令人愉悅。上班的時候,度假回來,有員工聽你分享旅行的快樂。真退休以後,發現已經沒人可以分享休閒的快樂了。所以,企業家忙了一生,如果在退休之前不做一個軟著陸的話,是很難適應退休生活的。
無論是璀尼西還是E28,我都沒有計劃永遠做下去,但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和精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過,會調整時間,看身體狀況而定。但肯定不會再去辦很多企業,我可以去做百分百退休的事情,但是現在覺得很難適應百分百的退休。

郭:孔先生,非常感謝您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專訪,為我們解答這麼多的問題!

 

孔毅簡介

2010-現在任璀尼西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
E28上海毅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有限公司(E28 Limited)創始人,現任董事長兼CEO
1995-2002,Motorola個人通訊事業部(PCS)亞太區總裁
1991-1994,Motorola半導體FSRAM 事業部總經理
特別獎項(Special Awards)
2003被美國Linuxdevices.com授予“Linux智能手機之父” (Father of Linux Smart phone)
2002被Motorola 授予“太極PDA手機之父”的稱號(Father of Taichi PDA phone)
1991被台灣交通大學授予傑出校友獎
1987 “Best Paper Award”from IEEE
1984被Intel 授予“iRAM”之父稱號(Father of iRAM)
9項國際專利,20篇論文發表,18項全球第一產品推廣手機中文化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