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珍
單親的路不好走,讓我們來了解”單親所可能要面對的難題”:
1.情緒的困擾
單親的情緒(失婚與喪偶有某些相同),有時就像突然得到絕症的病人一樣,經歷到“震驚”(怎麼可能發生這事?)、“否認”(這不是真的…)、“憤怒”(為甚麼是我?上帝怎麼可以這樣待我?)、“懼怕”、“沮喪”(甚至想一了百了…)、“迷惘”、“無奈”、“退縮”、“隔離”… 雖然也曾很努力地告訴自己:要從悲傷中走出來。這種掙扎、痛苦只有過來人才真正能體會。傷痛— 想到所發生的事就像心絞痛、被人拿刀刺入般憤怒— 怎麼可以忍受配偶的背叛、想到在離婚過程中配偶在言語、行為的中傷、心裡真恨不得他(她)…(許多面對外遇問題的配偶,如果沒有行動,最起碼也曾在腦海中”殺人”或”咒詛對方”…)、羞愧…憂慮— 生活、經濟壓力、子女教育……甚至得嚴重的憂鬱症爬不起床……孤單—夜深人靜時,不再有枕邊人;重大的決定沒有人可以商量…
2.自我形象的貶損(甚至自卑)
「一定是我的錯…」、「我真沒…」、「我比不過…」;特別是被遺棄的一方,過去配偶所說貶損的話,會像錄音帶般,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著;在社交場合不敢公開自己單親的身份…;想搬家逃離現在環境…
3.子女的教育(角色的扮演)
面對孩子的管教,同時要扮演兩個角色?學校老師說孩子最近行為有些異常…;孩子的人格發展會不會不健全?這對他將來的婚姻(觀)有沒有影響?
4.經濟的壓力
要打兩份工才夠開銷…;這麼大的房子每月貸款怎麼辦?配偶不付孩子扶養金?
5.社會的眼光
為甚麼感覺有個標籤貼在身上,像個二等公民?頭銜不同,社交圈也變了。為甚麼參加Party時,有些太太們的眼光一直停在我身上,好像我會搶了她們的丈夫似的…
6.家人的不諒解
我的爸媽說:「誰叫你當初不…」;「妳要是離婚,我們的臉往那放?」
如何面對劇創期(從情緒傷痛迷惘中走出)、復健期(理性面對、再度單身的成長與成熟)
1.適度表達情緒—當經過不同的心理階段後(震驚、憤怒、妥協、抑鬱、接受…),允許人有哀傷Grieving過程(特別是喪偶者),但也不一直落入自憐中,情緒能早得醫治。
2.重建積極思想—在逆境中或危機中看見機會,不讓環境打倒。數算你所有的而非自怨自哀,調整從人(配偶或其他人)來的眼光及思想。
3.勇於揮別過去—過去的美好或傷痛的回憶都要勇敢的劃上句點,學習“面對現在”!
4.規劃人生—尋找人生的意義與價值,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培養健康的嗜好。若孩子長大則將自己投資在以前沒時間或機會做的事上(做義工)。
5.建立新的人際及支持網絡—參加群體、社交活動,但勿因錯的動機而進入愛情漩渦。
作者介紹:
沈美珍
一位將全人關懷與發展信念投入企業/職場/家庭/社會,
20 年樂此不疲的專業工作者
資歷
現任璀尼西企業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2010迄今)
前中芯國際半導體公司心理諮詢部門創始及負責人(2004~2009)
國家一級心理諮詢師通過
美國愛家協會NA授證講師暨婚戀情商輔導員
2009獲中國紅十字總會授予志願者之星榮譽稱號暨獎
章一枚(因參與512地震救災事宜)
專長
企業內部危機處理
企業主管團隊/領導培訓
企業員工成長教育訓練職場、家庭婚姻、個人成長心理諮詢
家庭: 結婚21年
育2男1女:
大兒子(大一)北京中國傳媒大學電視新聞學院
女兒(高一)上海華師大二附中
小兒子(初一)上海民辦中芯學校中文部英語側重班
親子育兒經歷
沈女士於1990年結婚。一年後辭去熱愛的紅十字會工作,全心投入家庭。三個孩子陸續來到,他們從出生甚至更早就給她帶來不斷的挑戰,也不斷帶來面對挑戰後的平安和喜樂。 1992年老大出生時,母體產後大出血,她經歷了急救及後續治療的艱難歷程。 1995年老二把挑戰往前挪了一步,讓她面對了住院安胎到最終的早產。陪伴早產兒是她生命中又一段艱辛的複健歷程。 1997年老三帶來的挑戰最為漫長,因為出生時嬰兒有多重障礙,還有一個碩大的血管瘤。然而,多重的挑戰和漫長的醫療歲月,讓沈女士練就了堅韌的個性,並且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積累了十年全職育兒的親子教育寶貴經驗,沒有錯過三個孩子每一階段的成長軌跡。因著深厚的親子關係和獨特的教育理念,她和先生信任並支持高考只填一所學校一個科系的老大,並欣喜地看到老大最終如願以償地進入大學。她運用同理心對待個性正直的老三。老三曾在學校為同學打抱不平,當眾指責老師不當言行而令老師一時下不了台。在沈女士的勸導和指教下,老三最終有勇氣為自己的態度向老師道歉,贏得老師的讚賞,同時老師也承認自己教學的不當。她培育善體好幫手及班上人氣最佳的好同學。如今,三個各有特色的孩子都是身心健全的優秀學生。三個孩子也是她一生最大的滿足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