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論壇報–記者李容珍
很多爸爸都說,他們都是成為爸爸之後才學會如何當爸爸,然而,他們真的學會了當爸爸了嗎?如何成為「好爸爸?」因寫《BE A BETTER DAD TODAY TEN TOOLS EVERY FATHER NEEDS》(中文版《我是好爸爸》)在美國暢銷的葛雷格瑞‧史雷頓日前在台接受專訪時表示,首先要有做好父親的意願和決心,就幾乎成功了一半。

他說,很多人都會從孩子的傑出優異或成功表現,來評斷他們的父母是否是個好父母,但他不認為那是好爸爸的定義。當然,在統計數字來看,一個好父親,孩子的成功機率與優異表現的比率是比沒有好父親來得高。但是每一個人在上帝命定裡有不同角色扮演,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生長在一個快樂的家庭,家庭的父親能培養出一群好的孩子和快樂的家庭,成為世代的影響。

本身也是外交官、教授、商人和慈善家的葛雷格瑞‧史雷頓,在美國成立好爸爸基金會,推動建立好爸爸團契服事具有風險性的父親,像是軍人,在獄中和剛進入城市的父親。他們提供父親支援的工具,透過軍牧師團、監獄聯誼會和傳道人等合作伙伴,服務超過五萬名父親。

他受訪時說,不管是在監獄或軍中,透過好爸爸團契的幫助和輔佐讓這些父親們變得與天父的關係更親密,與家人的關係得到修復。尤其是軍人海外服役多年,回到國內與自己的家人重聚,中間是非常困難的過程,透過好爸爸團契的幫助,與家人關係的互動,讓這些退役軍人得到正面的效果,這是讓他們非常感動的事。

被父拋棄努力做好爸爸
幼年時被父親拋棄,當他成年後也成為基督徒,就有一個很深的期望,希望成為一個比他自己的爸爸更好的父親。對他而言,要成為一個父親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他父親在他從小離棄他之前,常常是失職和不在家裡,他沒有父親榜樣可以學習的,他學習做父親的榜樣是來自他的張姓華裔養父母。他和養父母的兒子原是同學,這位華裔的爸爸也成為他學習的榜樣。但是當他和他們相處時,已進入青少年期,所以之前沒有父親榜樣可以學習。

後來他結婚、生子,成為父親後,他有幸在世界各地旅遊、在金融業任職,以及擔任外交官時,在不同的社會與文化研究父親和父職,就用筆記本記載很多好爸爸和不是理想爸爸的行為。直到現在他還不敢自誇是個好爸爸,但他努力地想要做一個好爸爸,雖然在學習中他也犯了很多的錯誤。直到他外派到百慕達後,起心動念要寫這本書,將他所觀察到的記載起來與大家分享,幫助已經作爸爸或將來要做爸爸的人有所準備。

父職功能不斷瓦解
他也觀察不僅在美國,在非常多的國家都有同樣的現象,就是父職的功效不斷在瓦解中。經研究顯示,在爸爸沒有扮演好教導角色之下長大的孩子,不管是未婚生子、墮胎、濫用酒精和藥物,或是偷竊自殺,機率比一般人高。

大部分家庭破碎的情況,多數是因為父親的行為所造成,不管是不負責任或是疏忽(不管是情緒或職責上),甚至是遺棄的情況,少數是因為母親用負面態度對待家庭。家庭破碎對於父母親和孩子,都有深遠的負面影響,這影響就直接、間接影響到我們的社會。

好消息是,我們的天父愛我們每一個人,讓男人可以成為好父親,女人在家裡有個好丈夫,家庭有一個好的父親帶領者,天父自己本身也用這樣的方法愛我們和教導我們。這是為何他們基金會的焦點在於父親,天父的教導也是希望我們有個快樂的家庭,有快樂的家庭就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社會。

好爸爸的十個工具
在現代忙碌的社會,爸爸要如何兼顧到家庭?他認為,這對男性來說是很大的挑戰,男性要清楚知道家庭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這樣的輕重緩急要分清楚。

現況是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在工作職場上的時間愈來愈多,結果家庭生活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就受到負面的影響。所以在書中提到好爸爸的十個工具:「family first family fun」也就是指家庭第一,家庭要有歡樂。他說,不是鼓勵男人都辭職不做事全天陪家人,乃是與家人有「品質」的時間,包括在一起玩,一起相處快樂的時光,讓孩子將來有好的回憶。

他很感恩,過去受華裔父親的影響也受天父的影響。他說,張爸爸是位盡職的父親,雖然不是天天在家,但是張爸爸非常愛這個家庭,很愛妻子、孩子,讓他們有安全感,張爸爸回來的時候,給他們很多的陪伴。現在連張爸爸的兒子到現在都是他最親密的朋友之一。

家庭要先設定地圖
在《我是好爸爸》一書分為三大部分:一是談父職的重要性,同時談到有趣的案例,還有一些好爸爸的例子,如林書豪若沒有一個好父親,林書豪就不會是今天的林書豪。第二部分,他將父親的職務和角色比喻成一生旅程,是每一個父親都要走的,無論這個旅程好或壞需要每一個父親去選擇,如何帶領家人往那個目標?

在這旅程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事要確定:
第一、你要有地圖,這份地圖是一個真正的願景,從A到B,你要知道怎麼走,你的方向目的地是甚麼。
第二、需要朋友的幫助。
第三、需要適當的工具好幫助我們到達目的地。
這本書也有協助男性分享他們的經驗,如何在地圖設定目標、友誼關係的建立和實用的工具。

他也表示,在你設定家庭的地圖,需要和妻子和孩子共同討論,設定這個家庭要往那裡去,希望這個家庭成為甚麼樣的家庭,才能同舟共濟、同心協力往那個方向走。

他感到很榮幸《我是好爸爸》中文版的發行,像是在美國,在台灣或在大陸,他會用同樣的方式,把這本書銷售版權費給銷售國家的好爸爸事工基金會。他表示當神給他回應這個呼召時,他求神給他異象、給他開路,以及好的合作伙伴。過去一年他在台灣,看見神開了門,也帶領他與三一全人發展協會成為伙伴同工。

教會成為家庭的幫助
日前他在台南舉辦的牧者國是論壇會議中,向在場250名牧者分享父親在家庭的角色和影響力,還有家庭可以有更親密的關係。牧者們也提出八月8日父親節的時候,會將家庭優先運動在台灣推廣開來。他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在台灣有超過九成的民眾沒有信主,但他相信百分之百的台灣人都希望想要有一個更快樂、更親密的家庭關係。這些困難的家庭也希望有好的家庭,但是他們面臨到難處時找不到任何幫助,除非是在教會,也期望透過教會的組織結構,幫這些未信主、家裡有需要的人提供各種輔導或幫助,來面對他們家庭的困難,同時也讓教會弟兄姊妹走出去,與那些家庭有需要的人作朋友,彼此關心認識,並且認識愛我們的天父。

對於家庭優先運動,是長期的,所以他和太太義無反顧地用他們的時間和心力推動好爸爸、好媽媽、好家庭事工,他也有異象對華人中間推動,希望先在台灣,再推廣到中國及華人的地方。感恩的是三一全人發展協會理都有同樣看見。很多牧者也願意全力配合支持。

未來最重要是進入社會,與不信主的男性連結,並且把課程內容做出來,還有傳媒資料、社群網站或錄影帶能做出來,以及具有代表、影響力的父親出來見證分享,還有小組討論。